意識與現代性的長流
現實像膠水般粘在記憶中。母親手裡的芭蕉扇,扇亮了銀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。落雪日,人手竹刀尺圍在爐邊舞蹈。
1918年生於上海的劉以鬯,是近代華人文壇歷程的見證人。 劉以鬯跟張愛玲年齡相差僅兩年,完成《酒徒》已四十多歲,可算大器晚成。他的文學和人生轉捩點,想不到來自新加坡一段愛情經歷,拍攝團隊循線追尋到劉以鬯伉儷邂逅的地方,實景回味這段花樣年華的時光。 本片引領觀眾進入劉以鬯的創作生活,親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。在現實場景與小說世界之中,穿梭30-40年代摩登上海,50年代南洋風味,新加坡與香港新舊城市的魅力,游走虛構與真實之間,迴轉過去與現在的文學時空⋯⋯。
「我從上海來到香港以後,我一個人,靠一支筆,一日寫一萬字左右。我日間寫娛樂別人的作品,晚上有閒我寫自己喜歡的作品。」—— 劉以鬯
劉以鬯,1918年出生於上海,2018年逝世。1941年自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,前往重慶主編《國民公報》與《掃蕩報》副刊,報紙與文學成為他一生的事業。1948年因國共內戰來到香港,先後任《香港時報》、《星島週報》等報刊雜誌編輯,同時也寫連載小說支撐生計。
1985年創辦《香港文學》月刊並擔任總編輯至2000年。為了實現文學理想,堅守工作崗位,劉以鬯提攜了許多新一代的香港作家,讓他們在報紙與月刊上展露光芒,連此次拍攝紀錄電影的導演黃勁輝,也稱劉以鬯為「半個老師」——雖然沒直接上課指導,但不遺餘力的提攜後輩、刊登他們的處女作品,甚至打電話指點新人、討論一二,雖然劉以鬯曾在報紙訪談中說過:「對文學有興趣的作家,他們自己就會去寫。」
代表作品包含長篇小說《酒徒》、《對倒》。
創作於1960年代的《酒徒》是華人最具代表性的意識流作品之一,在當時是實驗性十分強烈的新文學創作,在鮮明的現代感中,寫出了當時社會的彷徨、功利氛圍:身為作家的主角一心想撰寫理想中的文學作品,卻因為現實生活所迫,不得不迎合大眾口味,寫大眾小說甚至是色情小說餬口,他內心受到對自身的不認同感拉扯,藉酒澆愁,並對世界感到厭倦。
《對倒》則描寫愛情,加入了愛情獨有的傷感以及轉瞬即逝,兩條看似永遠不會交會的生命,有時卻會做出相同的舉動、喜歡相同的事物、走到相同的空間,他們甚至相望凝視,但他們卻還是陌生人⋯⋯劉以鬯非常善於處理內心獨白,把看似極具衝突的劇情以柔和的張力寫出來,作品冷靜又在留白處繾綣有味。
導演王家衛曾將兩部代表作分別拍成電影《2046》及《花樣年華》。
2013年就已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「傑出貢獻獎」的劉以鬯,於2015年再度獲得「終身成就獎」,肯定他對香港文化與文學的貢獻。身為活過一個世紀的文壇師長,劉以鬯可以說是近代華人文壇歷程的見證者。
「文學是藝術,藝術是作家創造形象的手段。所以,文學作品必須具備藝術性。不應以表現外在世界的生活為滿意,更應表現內在世界的衝突。」—— 劉以鬯
多年來從事文學與電影的創作、研究,黃勁輝擅於將文學元素放入電影,進行不同實驗。曾運用文學多線敘事及心理手法編寫《奪命金》劇本,榮獲金馬獎「最佳原著劇本」、華語電影傳媒大獎「最佳編劇」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「最佳編劇」,電影則榮獲亞太影展「最佳影片」等。早年編劇的作品,包括高票房電影《鍾無艷》,柏林影展觀摩電影《辣手回春》等。 黃勁輝是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哲學博士,擔任過香港大學出版的「文學與電影」叢書主編;亦著有短篇小說集《變形的俄羅斯娃娃》、《香港:重複的城市》等,最新著作長篇小說《張保仔:海上抗命》,持續思考影像如何啓發文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