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文月 - 讀中文系的人

弘毅的知識勇氣

錯綜的文化、國籍養分

林文月出生於上海市日本租界,自小環境優渥。父親籍貫是彰化縣北斗鎮,母親連夏甸為連橫長女。那時臺灣仍隸屬於日本殖民地,身分屬日本國民,林文月進入日本小學「第八國民學校」讀書,全校只有林文月與其胞妹為臺灣籍,其餘皆是日本人,日語成為林文月的啟蒙教育。

後來因日本戰敗,臺灣籍身分敏感,1946年舉家返歸臺灣,林文月在小學六年級以後,始接受中國語文教育。無論是錯綜的文化、國籍的流動,還是多語環境(日文、中文、閩南語),都成為林文月日後寫作、翻譯的養分。

「寫文章,其實是在跟自己交談。
那種聲音,只有自己聽得見,時則纏綿微弱,時則震耳欲聾。」—— 林文月

醇厚優美的翻譯與創作

1969年,林文月成為赴日研究教員,落腳京都,並浸淫在古都深厚的人文素養之美中。此時她除了撰寫論文〈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的影響〉之餘,應社長林海音的要求,每月寄一篇散文刊登於《純文學》雜誌上,日後集結成林文月第一本散文集《京都一年》。

1972年,林文月應邀參加京都舉辦的國際筆會,她發現《源氏物語》多受唐代文學的影響。會後,她將自己於會中發表的論文〈桐壺與長恨歌〉翻成中文之餘,也一併將《源氏物語》的〈桐壺〉段落翻譯發表在《中外文學》上,結果廣受讀者歡迎,在社長胡耀恆的鼓勵下,林文月花了五年的時間翻完《源氏物語》,成為日本古典文學在臺灣的經典譯本。

林文月一生對寫作、翻譯不遺餘力,集學者、作家、翻譯家多重身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文學創作的路上林文月獨鍾情於散文,這與許多作者會嘗試創作各種不同類型的文類很不一樣,林文月的專心一致,也讓她在散文風格上自成一家,實有可觀。白先勇曾稱讚林文月的散文為「筆意清暢,風格醇厚,寓人世的悲憫欣喜於平淡之中,字裡行間輻射溫暖與智慧的光芒」。

「翻譯文字本身也堪稱文學作品,這在其他譯者的文字,或世界各國語言版本是看不到的。我感到至高無上的喜悅,可以說,我是一邊翻譯一邊成長的。」—— 林文月

關於導演齊怡

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,多年來從事媒體實務工作,曾獲「第五屆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」,現任教於銘傳大學廣電系。有感於在臺灣的媒體土壤上,理念一直是門困難的功課,轉而致力於紀錄片的拍攝。作品包括電視製作「再見美麗島」、「看見臺灣-美學臺灣」紀錄片,分別獲得亞洲電視節最佳新聞節目及入圍國際艾美獎。另有「誠:董陽孜移動中的雕塑」、「回頭看決策–蕭萬長公職之路五十年」等十餘部紀錄片。

關於導演劉佩怡

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,回臺灣後第一份工作就是電視台小執行,自此踏入鏡頭後的世界,歲月匆匆在出外景和剪片子中交錯而過,作品包括電視專題、節目、短片,另有《藍色肩膀》、《午後書房》、《有一個島》等十餘部紀錄片。

更多劇照

片長:90分鐘

影如其人,導演有足夠的耐心和對細節的把握。
——網友Baic

關於女性知識分子生命的情調和生活的滋味,很美。不需要執著於埋首書齋和追溯歷史的厚重,林文月的審美意趣是被抓住的,給人一種對於學問和生活的詩意嚮往。
——網友白開水

看過這部紀錄片似乎就是重溫了當初讀書的那些喜悅。從做吃的開始,讀書、婚姻、做菜、翻譯⋯⋯
——網友Vivi

立即欣賞 購買珍藏

林文月大事紀

1933
出生於上海日本租界
1946
舉家從上海渡臺
1952
考取臺大中文系
1957
與畫家郭豫倫結婚
1969
赴日本京都大學擔任研修員
1974
譯作紫式部《源氏物語》
1978
洪範出版《讀中文系的人》
1989
譯作清少納言《枕草子》
應聘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
1993
自臺大中文系退休,移居美國
1999
洪範出版《飲膳札記》
2013
臺大中文系舉辦「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」暨「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」